ARTICLE
當前位置:首頁 / 技術文章
20
全自動熱解吸儀是一種高效、精準的樣品前處理裝置,廣泛應用于環境監測、化學分析、食品安全、工業檢測等領域,用于提取和分析樣品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(VOCs)。其基于熱解吸技術,通過加熱樣品容器(如吸附管),使其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被解吸出來,隨后通過氣相色譜(GC)或其他分析設備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。樣品通常通過吸附管(如Tenax、活性炭、Silica等)預先采集,其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被吸附在吸附材料上。在解吸階段,吸附管被加熱至預設溫度,使樣品中的揮發性有機物釋放出來,并被...
20
全自動熱解析儀作為氣相色譜(GC)/氣質聯用(GC-MS)系統的關鍵前處理設備,核心技術圍繞“高效解吸、精準控溫、自動化操控、低殘留、高重現性”展開,其核心技術可歸納為以下六大類,直接決定樣品分析的準確性與效率:一、精準溫控與熱解吸技術溫控精度是熱解析儀的核心性能指標,直接影響目標組分的解吸效率與回收率:多段程序升溫技術:支持對采樣管、閥箱、傳輸線進行獨立多段升溫控制(通常≥3段),升溫速率可達5-20℃/s,能精準匹配不同沸點揮發性有機物(VOCs)的解吸需求,避免低沸點組...
18
大氣預濃縮儀是一種用于濃縮大氣樣品中揮發性有機物(VOCs)的分析儀器,是環境監測領域的關鍵前處理設備。該儀器通過多級冷阱技術實現樣品濃縮與雜質分離,普遍采用三級或四級冷阱結構,支持4-2000ml的進樣量范圍,濃縮比率可達1000:1以上,檢測下限低至0.1ppbv,能夠滿足痕量VOCs的檢測需求。其核心原理基于吸附-解吸循環,通過溫差控制實現目標化合物的富集:一級冷阱在-30℃至-190℃范圍內去除水蒸氣、CO?等干擾物,三級或四級聚焦冷阱則通過快速升溫將濃縮樣品導入氣質...
23
要提升全自動吹掃捕集儀的檢測效率,需從參數優化與規范操作兩方面入手,以下是5個關鍵點及其分析:1.精準控制吹掃參數:溫度、流速與時間的平衡吹掃溫度:提高溫度可增加揮發性有機物(VOCs)的蒸氣壓,提升吹掃效率,但過高會導致水蒸氣增多,干擾后續分析。建議根據樣品性質選擇溫度,常規范圍為30-80℃,高沸點組分可適當提高至80℃以上。吹掃流速:流速過快會導致樣品損失,過慢則影響效率。推薦流速為40-60mL/min,可在該范圍內微調以適應不同樣品。吹掃時間:平衡分析效率與靈敏度,...
22
低溫二次熱解吸儀是分析揮發性和半揮發性有機物(VOCs/SVOCs)的核心設備,通過雙級熱解析與低溫聚焦技術實現痕量物質的高靈敏度檢測。其工作原理基于熱脫附與氣相色譜分析的深度融合,主要分為兩個階段:一次熱解析階段,樣品管在280℃—300℃高溫下快速加熱,吸附劑上的目標化合物(如苯、甲苯、雙酚A等)脫附并隨載氣(氦氣/氮氣)進入二級系統;二次熱解析階段,化合物在-30℃至-40℃的低溫聚焦冷阱中富集,隨后冷阱瞬間升溫至320℃,實現化合物的窄帶釋放,與氣相色譜(GC)或質譜...
20
低溫二次熱解吸儀是分析揮發性和半揮發性有機物(VOCs/SVOCs)的核心設備,通過雙級熱解析與低溫聚焦技術實現痕量物質的高靈敏度檢測。其工作原理基于熱脫附與氣相色譜分析的深度融合,主要分為兩個階段:一次熱解析階段,樣品管在280℃—300℃高溫下快速加熱,吸附劑上的目標化合物(如苯、甲苯、雙酚A等)脫附并隨載氣(氦氣/氮氣)進入二級系統;二次熱解析階段,化合物在-30℃至-40℃的低溫聚焦冷阱中富集,隨后冷阱瞬間升溫至320℃,實現化合物的窄帶釋放,與氣相色譜(GC)或質譜...
17
技術原理全自動頂空進樣器是氣相色譜法中一種高效、便捷的樣品前處理方法。其技術原理主要基于加熱揮發和氣體進樣技術:加熱揮發:將待測樣品置于一密閉的容器中,通過加熱升溫使樣品中的揮發性組分從樣品基體中揮發出來。這一過程中,揮發性組分在氣液(或氣固)兩相中達到平衡。氣體進樣:在揮發性組分達到平衡后,直接抽取頂部氣體進行色譜分析。這一過程避免了冗長繁瑣的樣品前處理過程,同時減少了有機溶劑對分析的干擾以及對色譜柱和進樣口的污染。全自動頂空進樣器通過精確控制加熱溫度、進樣量和進樣速度等參...
25
全自動熱脫附儀是一種高精度、高效率的分析儀器,工作原理是利用高溫技術,將樣品中的有機物進行熱解析。在解析過程中,樣品中的有機物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逐漸揮發出來,然后通過冷凝和收集的方式,將解析出的有機物收集起來。此外,全自動熱脫附儀還涉及兩個關鍵過程:加熱和脫附。加熱是將樣品加熱到一定溫度,使其表面上的分子脫離,這個過程需要控制溫度,以避免樣品過度加熱而導致分子分解或反應;脫附則是將吸附在樣品表面的分子從表面脫離下來,通過惰性氣體流(如氦氣或氮氣),將脫附的分子帶出樣品并輸送到...